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96篇
航空   319篇
航天技术   213篇
综合类   100篇
航天   66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41.
高温动态应变计作为航空发动机部件应力、应变检测的重要工具,一旦发生疲劳破坏会直接影响其测试结果的可靠性.针对目前应变计测试耗时长、使用寿命离散程度高等问题,对高温动态应变计敏感栅结构参数进行基于多类型核函数的核主成分分析(KPCA).采用最佳的核函数对应变计疲劳寿命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得出栅丝直径、弯数、涂层厚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为解决降维后应变计疲劳寿命预测精度差、收敛速度慢等问题,运用遗传算法(GA)优化反向传递(BP)神经网络,即通过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中权值和阈值进行参数寻优,应用于高温动态应变计疲劳寿命的预测,并与几种传统的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A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的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有所减小,对于高温应变计疲劳寿命的预测效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642.
一种光纤通道轻量IP上层协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光纤通道网络平台上选用一种可用于性能测试的上层协议是网络测试手段的关键.IP上层协议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IP上层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光纤通道轻量IP上层协议,详细地规定了轻量IP上层协议的通信模式和数据格式。利用光纤通道接口设备IP驱动程序,通过中间层驱动插入的方法实现了光纤通道轻量IP上层协议的数据通信,并通过FC分析仪检测到实现结果符合设计的要求.最后分析了轻量IP上层协议短消息传输效率高、通信模式灵活简便、节点标识易于实现的优点,所以轻量IP上层协议适用于光纤通道网络性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643.
局域网FTP业务可靠性试验与评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了计算机网络业务可靠性的概念,着重强调了业务不同,可靠性不同.基于网络业务可靠性分层指数的评价法,讨论了局域网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业务可靠性的试验流程,给出了一种新的测评方法,并对实验室计算机局域网进行了试验测评.在案例中,针对局域网中的 FTP业务可靠性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Windows批处理.bat脚本程序的FTP数据包发生器作为流量生成器,并研究了基于网络嗅探器Sniffer Pro的业务可靠性试验数据收集方法,给出了试验的具体步骤和试验结果.案例中得到的统计数据与实际网络状况相符.由此,该可靠性试验与评估技术得到了实证,同时也为其他业务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44.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5):447-464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reID), aiming at retrieving a person across different cameras, has been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ity and social security. For deep-learning-based reID method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using local feature together with global feature could help to give robust representation for person retrieval. Human pose information can provide the locations of human skeleton to effectively guide the network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se key areas, and can also help to reduce the noise distractions from background or occlusions. Based on human pose, a Pose Guided Graph Attention (PGGA) network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ich is a multi-branch architecture consisting of one branch for global feature and two branches for local key-point features. A graph attention convolution layer is carefully designed to re-assign the contribution weight of each extracted local feature by modeling the similarity rela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approach on discriminative feature learning. Our model achieves the state-of-the-art performance on several mainstream evaluation datasets. A plenty of ablation studies and different kinds of comparison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work, including the tests on occluded datasets and cross-domain datasets. Moreover, we further design supplementary tests in practical scenario to indicate the advantage of our work in real-wor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645.
为准确评估台风极值风速,保障台风影响地区的重要工程结构抗风安全,建立了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台风路径与强度模型,以实现台风极值风速的精细化分析。首先,将台风运动速度、台风强度的6小时变化量处理为一定状态变量(台风中心经纬度等)和环境变量(洋面温度等)的条件随机变量。然后,采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建立台风运动速度、台风强度6小时变化量的生成器和判别器全连接神经网络,利用中国气象局台风最佳路径数据、20th Century Reanalysis(20 CR)再分析数据集等气象资料训练上述神经网络。通过与历史记录的对比,验证了台风路径模型与强度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历史台风运动轨迹特征和强度演化规律,并能准确再现台风局部路径中关键参数的均值、标准差乃至概率分布函数等重要统计特征。最后,利用本文台风模型分析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极值风速,并与其他研究及规范推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全面评估了该模型在预测与台风相关的极端风事件方面的准确性和相关性。该模型为了解台风动态提供了更精确的工具,有望帮助改善沿海地区的早期预警系统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646.
移动Ad hoc网络中为有效利用无线信道资源,提出一种多信道预约媒质接入(MRMA, Multichannel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协议.该协议在公共信道上发送Request-to-Send/Clear-to-Send(RTS/CTS)分组预约信道,采用基于ID的信道选择方案选择无冲突的业务信道传输数据分组,目的节点成功接收完数据分组后在另一个公共信道上回复Acknowledgment(ACK)分组,有效避免了暴露终端问题,使得相邻通信节点对可以同时使用相同的业务信道传输数据分组,空分复用大大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采用多信道分别进行不同通信对的业务分组传输解决了在单信道上传输所带来的隐藏终端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总信道利用率和平均分组延迟性能上,MRMA协议明显优于IEEE 802.11 RTS/CTS协议.  相似文献   
647.
基于动态逆的BTT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BTT(Bank-To-Turn)导弹的复杂非线性特性和冲压发动机带来的飞行姿态限制,在其自动驾驶仪设计问题上,指出了直接应用动态逆方法存在非最小相位特性,提出了基于动态逆的双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采用动态逆方法设计内环控制器实现攻角、侧滑角和滚转角的跟踪;第二阶段分别基于神经网络和动态逆构造攻角和滚转角速度指令生成器,实现外环对法向加速度、侧滑角和滚转角的良好跟踪效果.六自由度数学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三通道的解耦控制能力和鲁棒性,为BTT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48.
确定性无线传感器网络定向扩散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性无线传感器网络定向扩散路由协议以延长网络生存期.Sink以泛洪方式周期性地广播Interest,网络节点依据收到Interest的时间先后设置与邻近节点的梯度值,最先到达的梯度值最大.选择梯度最大方向上的节点建立数据传输路径.通过调整剩余能量的阈值限制低能量节点加入路径以均衡节点能耗.定性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单sink单事件及多sink多事件应用场合,所提出的协议在能耗及可靠性方面均优于定向扩散协议,且更易于实际实现.同时定性分析还说明所提协议能获得更好的时延及时延抖动性能.   相似文献   
649.
基于神经网络的仿真转台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转台存在偏载、摩擦等不确定负载干扰的情况下,用神经网络与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适应负载变化的转台控制系统.分析了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转台位置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通过与传统PID控制的对比实验与仿真表明:所设计系统由于有自学习能力,能动态调整PID参数,使系统表现出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跟踪性能,证明了所设计系统的有效性.该算法结构简单,PID初始参数调整方便,易于在转台实时控制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650.
BP网络实时图像自动选取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时图像的自动选取是景像匹配自动化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实时图像自动选取算法.仿真研究表明,引入Sobel算子的3层BP网络实时图像自动选取算法结构简单、训练时间短和分类准确性高,其并行处理能力能满足景像匹配技术的实时性要求.经最小二乘和Bayes精匹配算法检验,实时图经此网络选取、粗匹配和精匹配,可达到高于0.5像素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